关于“内秀于心,藏拙于外”的类似表达,综合搜索结果整理如下:
一、相似成语与典故
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出自《老子》第四十五章,原指真正有智慧的人表面看似笨拙,但实则蕴含深邃的智慧;真正能言善辩的人往往说话谨慎,不张扬。
大成若缺,其用不敝
同样出自《老子》,强调事物达到极致时往往显得不完美,但实际功能却更加完善。
洪钟无声,满瓶不响
吕得胜《小儿语》中的比喻,意指有真才实学的人往往沉默寡言。
二、其他相关表达
于铄王师,遵养时晦: 《诗经》中的用词,表达顺应时势、隐忍待发的智慧。 韬光逐薮,含章未曜
三、近义表达辨析
需注意与“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出自《论语》)的区别。后者强调向善向恶的自我反思,而前者侧重内在修养与外在表现的平衡。
建议根据具体语境选择表达,若强调内在修养与外在行为的协调,可优先考虑“大巧若拙”等成语。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