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桥梁网—您身边的句子专家

句子桥梁网—您身边的句子专家

对仗的古诗?

59

一、唐代经典对仗诗

《静夜思》 - 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 对仗特点:

首联“床前”对“举头”,“明月光”对“明月”,工整自然,意境深远。

《春望》 -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 对仗特点:

颔联“感时”对“恨别”,“花溅泪”对“鸟惊心”,情感与自然景观交融。

《悯农》 - 李绅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难念农民苦,常思天下饥。 - 对仗特点:

通过“春种”与“秋收”的时间对比,强化对农民辛劳的同情。

《绝句》 - 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突破青山映水色,便引诗情到碧川。 - 对仗特点:

前两句色彩鲜明,后两句意境开阔,对仗工整且富有动态美。

《黄鹤楼》 -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春风花草皆依旧,日暮乡关何处愁?

- 对仗特点:

首联以历史与现实对照,形成时空交错的独特意境。

二、其他朝代经典对仗诗

《卜算子·咏梅》 - 李之仪

墨梅雪里莫相送,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 - 对仗特点:

以梅喻高洁,上下联字数相等,意境悠远。

《钗头凤·世情薄》 - 李清照

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 - 对仗特点:

情感直白,结构对称,婉约词中典范。

《雁门太守行》 - 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 对仗特点:

边塞诗的代表作,通过色彩对比强化悲壮感。

三、对仗的特殊形式

流水对:如白居易《赋得原上草送别》中“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上下句意义连贯,不可颠倒。- 三言对:如王维《使至塞上》中“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简洁而意境深远。

四、对仗的作用

对仗不仅使诗句更工整,还能通过韵律和意象的呼应,增强表达的感染力。例如杜甫的《登高》通过“昔人”与“此地”的时空对照,深化了人生感慨。

以上诗例均出自权威典籍,对仗手法兼具形式美与情感表达,是古诗艺术的重要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