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文言文中“寒心”的含义,综合多个文献资料可总结如下:
一、核心含义
因失望而痛心 这是“寒心”最常见的含义,指因对某人或某事的极度失望而产生痛彻心扉的悲痛感。例如《论语》中“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虽用“寒”字,但此处实为“寒心”的引申用法,指松柏在寒冬中仍保持翠绿,反衬其他植物的凋零,隐喻坚守气节。
因恐惧而惊心
在特定语境中,“寒心”也可表示因恐惧而产生的惊悸感。如《战国策·秦策四》中“梁氏寒心”即指梁国因恐惧而心寒。
二、用法与出处
《论语》: 通过松柏在寒冬中依然挺拔的意象,隐喻品德高尚者不畏困境的精神。 《新唐书·王琚传》
其他经典:如《左传》中“齐因其病,取欢与阐,寡君是以寒心”(因齐国背信弃义而痛心)。
三、近义词与反义词
近义词:痛心、失望、心寒。
反义词:欢欣、振奋。
四、补充说明
“寒心”与“心寒”虽发音相近,但侧重点不同:“寒心”强调因自身失望产生的痛心,而“心寒”多指因他人辜负信任而产生的寒意。
综上,文言文中的“寒心”以“因失望而痛心”为核心含义,同时包含“因恐惧而惊心”的用法,需结合具体语境理解。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