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唐代作品
《经鲁祭孔子而叹之》——唐·唐玄宗 - 原文:
孔子何为者,栖栖一代中。 地犹鄹氏邑,宅即鲁王宫。 叹凤嗟身否,伤麟怨道穷。 今看两楹奠,当与梦时同。 - 赏析:以孔子的历史地位与精神境界为核心,通过“麟书”“凤鸣”等意象,赞颂其学说对后世的深远影响。
《孔子》——宋·王安石 - 原文:
圣人道大能亦博,学者所得皆秋毫。 圣道埋郁,人心不开。 上无文武,下有定哀。 呉嗟麟兮,孰为来哉!
周虽不纲,孔实嗣圣。 诗书既删,礼乐大定。 劝善惩恶,奸邪乃正。 呉嗟麟兮,克昭符命。 - 赏析:从学术传承与道德教化的角度,评价孔子的博学与学说对礼乐制度的奠基作用。
二、宋代作品
《咏孔子》——五言律诗(佚名) - 原文:
师表千秋冠,儒宗万代延。 周游弘正道,俯仰集遗篇。 仁泽垂寰宇,礼光耀圣贤。 麟书昭日月,木铎振山川。 - 赏析:以“师表”“儒宗”为核心,概括其一生追求与历史功绩,语言凝练且意境深远。
《读书》——宋·曾巩 - 原文:
世久无孔子,指画随其方。 学习有法度,传承赖贤良。 - 赏析:感慨当代缺乏孔子的指引,强调其学说为后世学习提供方法与规范。
三、其他相关作品
《答伯庸》——宋·冯京
> 孔子之文满天下,孔子之道满天下。 >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 该句以简洁语言概括孔子思想的广泛传播。
四、补充说明
曹操《短歌行》:
> 孔子所叹,皆为夷吾、管仲等辈,百姓受其恩。 > 该句虽未直接赞颂孔子,但体现了其学说对政治实践的指导意义。
以上作品均围绕孔子的教育理念、历史地位及道德影响展开,既有高度概括,又兼具文学美感。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创作背景,可结合注释与赏析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