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形容深切悲伤的古文,可综合多个权威来源整理如下:
一、悼亡类
白居易《梦微之》
“君埋泉下泥销骨,我寄人间雪满头。”
通过生死对比,表达对亡妻的无限思念,悲怆中透出对往事的追忆。
贺铸《鹧鸪天·半死桐》
“同来何事不同归?梧桐半死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
以物是人非的悲凉感,悼念亡妻,情感直击人心。
归有光《项脊轩志》
“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
通过物是人非的细节,隐喻亡妻在世时的美好,今昔对比的哀思深沉。
二、离别类
秦观《鹊桥仙》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虽为爱情名句,但隐含对离别的豁达,反衬出对聚散无常的悲感。
柳永《雨霖铃》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以细腻笔触描绘离别时的悲痛,成为婉约词的代表。
林觉民《与妻书》
“吾作此书时,尚为世中一人;汝看此书时,吾已成为阴间一鬼。”
以生死诀别为背景,展现对妻子至死不渝情感的决绝。
三、时光流逝类
陈陶《陇西行四首》其二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通过边塞战乱与闺中思念的对比,感慨生命无常与人事难料。
王安石《泊船瓜洲》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表达对归乡的渴望,隐含对漂泊生涯的无奈与悲怆。
四、孤独寂寥类
李清照《声声慢》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以叠字开篇,营造出孤寂凄凉的氛围,成为婉约词经典。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通过边塞荒凉景象,烘托送别时的孤寂心境。
这些古文通过不同视角展现了悲伤:或悼亡追思,或离别感伤,或时光易逝,或孤独寂寥。其语言凝练且意境深远,至今仍能引发读者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