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桥梁网—您身边的句子专家

句子桥梁网—您身边的句子专家

草原的主要内容和思想感情?

59

《草原》是老舍先生于1927年创作的一篇经典散文,主要描写了其首次访问内蒙古草原时的所见所感。以下是文章的主要内容及思想感情的总结:

一、主要内容

草原风光的描绘

文章开篇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草原的静态美与动态美,如“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以及“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等生动的画面。

蒙汉民族情谊的展现

文章重点描写了蒙古族人民的热情好客:

- 主人远道而来迎接客人,群马疾驰、襟飘带舞的迎宾场景;

- 主客在蒙古包内敬酒、联欢的互动细节;

- 临别时的依依不舍,体现民族间的深厚情谊。

结构与语言特色

文章分为三部分:

- 第一部分描绘草原全景,奠定基调;

- 第二、三部分通过迎客、联欢等情节展现民族风情;

- 结尾以诗句升华主题。语言简洁明快,充满画面感,如“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二、思想感情

对草原自然美的赞叹

老舍通过“一碧千里”“翠色欲流”等词汇,表达对草原无边无际、色彩斑斓的惊叹与喜爱,将草原比作“流动的画卷”。

对民族团结的颂扬

文章通过蒙汉两族互敬互爱的互动,歌颂了各民族之间的团结与和谐,体现了“蒙汉情谊”的深厚内涵。

对祖国边疆的热爱

在描绘草原风光与民族情谊的同时,作者表达了对祖国边疆的向往与热爱,隐含着对民族文化多样性的尊重与自豪。

三、艺术特色

对比手法:

将草原的静态美与动态场景、汉族与蒙古族文化对比,突出民族间的交融与共融;

意境营造:通过“羊群漫步”“马群飞驰”等意象,营造出既宏大又细腻的草原意境。

综上,《草原》以生动的笔触展现了草原的自然美与人文美,通过蒙汉情谊的描写,传递了民族团结与爱国主义的核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