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斯·克里斯汀·安徒生(Hans Christian Andersen,1805年4月2日-1875年8月4日)是丹麦19世纪著名的童话作家,被誉为“世界儿童文学的太阳”。他出生于丹麦菲英岛欧登塞市的一个贫苦鞋匠家庭,父亲是鞋匠,母亲是佣人。
安徒生自幼对文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但由于家庭贫困,他没有受过正规的学校教育。他通过自学,逐渐掌握了写作的技巧,并开始尝试创作诗歌、剧本等文学作品。1822年,安徒生得到了剧院导演约纳斯·科林的资助,得以进入文法学校学习,这段经历为他的文学创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828年,安徒生升入哥本哈根大学,但毕业后始终无工作,主要靠稿费维持生活。1838年,他获得了作家奖金——国家每年拨给他200元非公职津贴。
安徒生的童话作品深受读者喜爱,他的创作背景离不开他所处的时代背景和个人经历。19世纪初的欧洲正处于大工业革命和社会变革的浪潮之中,丹麦也经历了拿破仑战争带来的国力虚耗、经济衰退等重重困难。这些社会变动使得人们开始反思现实,寻求精神上的慰藉和寄托。安徒生以童话这一形式,为人们提供了一个逃避现实、追求梦想的避风港。
安徒生的童话作品不仅基于丹麦民间故事和神话传说,还融入了他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想象。他通过童话中的“儿童”视角,透视现代人的复杂生活,让童话超越了民间文学范畴的传奇想象,成为一种鲜明的个体写作和现代技巧探索。
安徒生的代表作品包括《拇指姑娘》、《皇帝的新衣》、《海的女儿》、《野天鹅》、《卖火柴的小女孩》、《丑小鸭》等。他的童话作品被翻译为150多种语言,在全球出版,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