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行的古文表达主要出现在古代经典文献中,如《论语》和《孟子》,以及后来的《世说新语》等。以下是一些关于德行的古文引用:
《论语》 中孔子的言论:修己以敬
:修养自己的品德以恭敬。
以礼待人:用礼仪来对待他人。
仁爱周而不比:仁爱广泛而不偏私。
《孟子》 中孟子的观点:仁政:
以仁爱治国。
义理:坚持道义。
温良恭俭让:温和、善良、恭敬、节俭、谦让。
《世说新语·德行》 中的故事和名言:陈仲举:
“言为士则,行为世范”,表明他的言行成为世人学习的榜样。
范宣:八岁时误伤手指,哭泣表示不敢毁伤身体,体现了自律和尊重生命。
华歆和王朗:在逃难时,华歆坚持带着最初搭船的人,体现了他的仁义和责任感。
其他古文名言 惟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论语·八佾》
仁者寿——《论语·雍也》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诸葛亮
这些古文反映了古代中国对德行的重视,德行不仅是个人修养的体现,也是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础。通过这些经典文献,我们可以了解到古人对于德行的理解和追求。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