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语被视为第一性,主要基于以下理由:
内容客观性:
言语的内容通常反映和描述客观世界的事物和现象。例如,当我们说“中国经济发展了”,这是基于真实发生的经济活动,因此是客观存在的,属于第一性。
表达形式的主观性:
虽然言语的内容是客观的,但其表达形式,即语言本身,是主观的。语言的选择、组织、发音等都是由说话者的思维、情感、文化背景等主观因素决定的,因此属于第二性。
语言与思维的关系:
抽象思维(语言思维)与语言之间存在对立统一的关系。思维是主体,语言是主体的工具。虽然思维是独立的,但必须通过语言来表达,因此二者是统一的。这种统一性进一步强调了语言作为思维表达工具的重要性,从而突显了言语在信息传递中的核心地位。
声音与语言的关系:
语言的本质是声音,声音的本质是波。声音在脑海里转化为思想,说出来则成为语言。因此,声音是言语的基础,是第一性的,而语言则是声音的符号化表达,是第二性的。
语言与文字的关系:
语言是第一性的,文字是第二性的。文字是用来记录和传播语言的,虽然文字的出现极大地扩展了语言的功能,但其根本功能还是服务于语言,记录和传递信息。
综上所述,言语作为第一性,是因为它直接反映了客观世界,是信息传递和思维表达的基础。而语言作为第二性,是因为它是主观表达的工具,依赖于客观世界的客观内容。这种主客观的关系,使得言语在信息传递和人类交流中占据核心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