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乞巧》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林杰的作品,它描绘了七夕节夜晚人们仰望星空,向织女乞求智巧的情景。以下是这首诗的全文及赏析:
原文:
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注释:
七夕:农历七月初七,传说中的牛郎织女相会之日。
碧霄:指浩瀚无际的天空。
红丝:古代女子在七夕节乞巧时,会穿针引线,祈求智巧,穿过的红线数量众多,以显示其巧手。
译文:
七夕节的夜晚,人们抬头仰望碧蓝的天空,可以看到牵牛星和织女星在喜鹊桥上相会。家家户户都在秋月下乞巧,不知道穿过了几万条红丝线。
赏析:
《乞巧》这首诗通过描绘七夕节的夜晚景象,展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智巧的渴望。诗中,“七夕今宵看碧霄”一句,既点明了节日的时间,又通过“碧霄”一词,传达出天空的辽阔无垠和节日的祥和气氛。“牵牛织女渡河桥”则叙述了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为后文的乞巧情节做了铺垫。
后两句“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则具体描写了乞巧的场景。诗人通过“家家”和“几万条”两个词语,强调了乞巧活动的普遍性和热闹场面,同时也反映出古代女子对于智巧的重视和追求。整首诗语言简练,形象生动,给人以丰富的想象空间。
在创作《乞巧》这首诗时,林杰可能受到了民间七夕乞巧习俗的影响,通过诗歌的形式,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传统习俗的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