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风的《母亲的羽衣》是一篇充满诗意和哲理的文章,通过对“母亲的羽衣”这一意象的描绘,巧妙地展现了母爱的伟大和无私。以下是对其中佳句的赏析:
“其实世上哪一个母亲不曾是穿着羽衣的仙女呢?”
这句话通过反问句的形式,表达了作者对母爱的赞美和对母亲角色的深刻理解。每一个母亲在成为母亲之前,都曾是那个被宠爱、无忧无虑的仙女。这个比喻不仅形象生动,而且富有哲理,揭示了母爱的神圣和伟大。
“她终日临水自照,惊讶于自己美丽的羽衣和美丽的肌肤。她久久凝注着自己的青春,被那份光华弄得痴然如醉。”
这句话描绘了母亲在少女时代对青春和美丽的自我欣赏,同时也暗示了她们在成为母亲后,不得不放弃这些美丽和自由,承担起家庭的责任。这种对比突出了母爱的牺牲和伟大。
“其实我真的想对她说:‘是的,妈妈曾经是一个仙女,在她做小女孩的时候。但现在,不是了,你才是,你才是一个小小的仙女。’”
这句话通过孩子的视角,表达了对母亲角色转变的理解和感慨。孩子认为母亲曾经是仙女,而现在自己成为了新的仙女,这种角色的转换不仅是对母爱的赞美,也是对母亲无私奉献的肯定。
“而有一天,她的羽衣不见了,她换上了人间的粗布,她已经决定做一个母亲。”
这句话描绘了母亲在成为母亲后,不得不放弃曾经的梦想和美丽,穿上人间的粗布,承担起家庭的责任。这种转变不仅是对母爱的赞美,也是对母亲无私奉献的颂扬。
“羽衣”是全篇的关键喻象。它指代每位母亲在少女时代曾得到的宠爱、追求的梦想,但成家之后为了子女往往放弃一切,就像仙女收敛起羽衣。
这句话通过“羽衣”这一意象,贯穿全文,形象地展现了母亲从少女时代到成为母亲的角色转变和心路历程。通过对比仙女和母亲的形象,突出了母爱的伟大和无私。
这些佳句不仅语言优美,而且富有哲理,通过不同的角度和方式,展现了母爱的神圣和伟大,读来令人感动和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