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王昌龄《出塞》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以边塞风光为背景,抒发了守边将士的豪迈与对国家安危的关切,成为爱国诗的经典之作。
二、李清照《夏日绝句》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借古讽今,通过项羽的悲壮结局,表达了对南宋苟且偷安的愤慨与对英雄气概的推崇。
三、陆游《示儿》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临终嘱托,展现了对国家统一的执着信念,悲壮中透出刚毅的爱国情怀。
四、文天祥《过零丁洋》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以个人命运映射时代哀思,成为抗元英雄的象征。
五、岳飞《满江红》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以磅礴气势歌颂抗金功绩,展现“精忠报国”的民族精神。
六、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被《三国演义》广为传诵,成为爱国主义的千古名训。
七、戴叔伦《塞上曲二首·其二》
“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
以牺牲小我、成就大我的精神,表达对边疆安定的执着追求。
八、徐锡麟《出塞》
“但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
呼应王昌龄,进一步阐释了为国捐躯的崇高境界。
注:以上诗篇均围绕“爱国”主题,通过不同视角展现了古代文人对家国命运的担当。建议结合具体场景诵读,以更深刻体会其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