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先进篇第十一》原文及赏析如下:
原文
子曰:“先进于礼乐,野人也;后进于礼乐,君子也。如用之,则吾从先进。”
子曰:“从我于陈、蔡者,皆不及门也。”
子曰:“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
子曰:“回也,非助我者也,于吾言无所不说。”
子曰:“孝哉,闵子骞!人不间于其父母昆弟之言。”
南容三复白圭,孔子以其兄之子妻之。
季康子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
颜渊死,颜路请子之车以为之椁。子曰:“才不才,亦各言其子也。鲤也死,有棺而无椁。吾不徒行以为之椁,以吾从大夫之后,不可徒行也。”
子曰:“噫!天丧予!天丧予!”
颜渊死,子哭之恸。从者曰:“子恸矣!”曰:“有恸乎?非夫人之为恸而谁为?”
颜渊死,门人欲厚葬之,子曰:“不可。”
门人厚葬之。子曰:“回也视予犹父也,予不得视犹子也。非我也,夫二三子也!”
季路问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
曰:“敢问死。”曰:“未知生,焉知死?”
闵子侍侧,誾誾如也;子路,行行如也;冉有、子贡、侃侃如也,子乐。
“若由也,不得其死然。”
鲁人为长府。闵子骞曰:“仍旧贯,如之何?何必改作?”
子曰:“夫人不言,言必有中。”
子曰:“由之瑟,奚为于丘之门?”
门人不敬子路。子曰:“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也。”
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不及。”
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
季氏富于周公,而求也为之聚敛而附益之。
赏析
选拔人才的标准:孔子在“先进篇”中明确表达了他对选拔人才的标准。他认为,先学习礼乐再当官的人(野人)比先做官后学习礼乐的人(君子)更值得选用。这反映了孔子重视实际才能和品德的教育理念,而不是单纯看重出身或地位。
师生情深:孔子在“从我于陈、蔡者,皆不及门也”中表达了对过去跟随他在困境中的弟子的怀念和感慨。这些弟子在困境中离他而去,各自找到了自己的发展道路,这让孔子感到惋惜和无奈。
弟子特长:孔子对弟子们的特长进行了分类和评价,如颜渊、闵子骞等人在德行方面表现突出,宰我、子贡在言语方面优秀,冉有、季路在政事方面能干,子游、子夏在文学方面造诣深厚。这体现了孔子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
颜渊的孝顺:孔子在“孝哉,闵子骞!”中高度赞扬了闵子骞的孝顺行为。闵子骞的孝顺不仅赢得了家人的尊敬,还感化了周围的人,这体现了孔子强调孝道和道德修养的重要性。
南容的谦逊:南容经常诵读“白圭之玷,尚可磨也;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