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落的声音》是张爱玲的一篇赏析文章,原文如下:
家中养了玫瑰,没过多少天,就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听到了花落的声音。起先是试探性的一声“啪”,像一滴雨打在桌面,紧接着,纷至沓来的“啪啪”声中,无数中弹的蝴蝶纷纷从高空跌落下来。那一刻的夜真静啊,静得听自己的呼吸犹如倾听涨落的潮汐,整个人被花落的声音吊在半空,尖着耳朵,听得心里一惊一惊的,像听一个正在酝酿中的阴谋诡计。
早晨,满桌的落花静卧在那里,安然而恬静。让人怎么也无法相信,它曾经历了那样一个惊心动魄的夜晚。玫瑰花瓣即使落了,仍是活鲜鲜的,依然有一种脂的质感,缎的光泽和温暖。我根本不相信这是花的尸体,总是不让母亲收拾干净。看着它们脱离枝头的拥挤,自由舒展地躺在那里,似乎比簇拥在枝头更有一种遗世独立的美丽。
这个世界,每天似乎都能听到花落的声音。像樱、梨、桃这样轻柔飘逸的花,我从不将它们的谢落看作是一种死亡。它们只是在风的轻唤声中,觉悟到自己曾经是有翅膀的天使,它们便试着挣脱枝头,试着飞,轻轻地就飞了出去……
有一种花是令我害怕的。它不问青红皂白,没有任何预兆,在猝不及防间,整朵整朵地,鲁莽地,不负责任地,骨碌碌地就滚落了下来,真让人心惊肉跳。曾经养过一瓶茶花,就是这样触目惊心的死法。我大骇,从此怕了茶花,怕它的极端与刚烈。
只有乡野的那种小雏菊,开得不事张扬,谢得也含蓄无声。它的凋零不是风暴,说来就来,它只是依然安静温暖地依偎在花托上,一点点地消瘦,一点点地憔悴,然后不露痕迹地在冬季的萧瑟里,和整个季节一起老去。
赏析:
张爱玲的作品唯美中总带着强烈的绝对。她通过对花的描述,表达了对生命的感慨和思考。她认为花的生命虽然短暂,但却是如此的美丽和珍贵,我们应该珍惜眼前的时光,用心去感受生命的美好。文章充满了诗意和哲理,让人深深地感受到了生命的脆弱和珍贵。她的作品充满了诗意和哲理,深深地触动了读者的心灵。
在《花落的声音》中,张爱玲通过对六种花的凋零方式的描绘,隐含了对不同人生状态的思考与感悟。玫瑰花儿的离枝陨落,被比作蝴蝶,生动形象地表达出作者内心的痛惜之情。夜晚的静谧与花落的声响形成鲜明对比,让人感受到生命的脆弱和美丽。早晨,满桌的落花依然安然而恬静,让人难以置信它们曾经历过的惊心动魄。玫瑰花瓣即使凋零,仍保持着脂的质感和温暖,比簇拥在枝头更有一种遗世独立的美丽。
张爱玲还通过对樱、梨、桃等花的轻柔飘逸的描写,表达了对生命无常和美丽的感慨。她认为这些花的谢落不是死亡,而是它们在风的轻唤声中,觉悟到自己曾经是有翅膀的天使,轻轻地飞走了。而对于茶花的凋零,她感到震惊和恐惧,因为它的凋零过程极为迅速和极端。最后,她对小雏菊花的凋零方式表示喜爱,认为它以渐进的方式含蓄低调地结束自己的生命,与自然荣枯和谐同步,这种凋零方式更显得顺其自然、不事张扬。
综观全文,张爱玲通过花的凋零,表达了对生命的感慨和思考,让人深刻地认识到生命的脆弱和珍贵。她的文字流畅而纯粹,充满了中国传统文化造诣,让人在欣赏美丽的同时,也能感受到生命的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