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诸葛亮的故事有很多,以下是一些较为经典的:
三顾茅庐:
东汉末年,刘备为兴复汉室,听闻诸葛亮有经天纬地之才,便带着关羽、张飞三次到隆中拜访诸葛亮。前两次诸葛亮外出未遇,直到第三次才见到他。刘备诚恳地邀请诸葛亮出山相助,诸葛亮为其诚意所感动,最终答应出山,辅佐刘备成就大业。
舌战群儒:
曹操基本统一北方后,企图一举统一天下,于是挥师南下,荆州刘表之子刘琮不战而降。刘备在当阳长坂坡被曹操击败后,退往夏口,派诸葛亮前往江东劝说孙权联合抗曹。诸葛亮到达江东后,面对江东群儒的刁难和质疑,凭借其超群的口才和渊博的知识,引经据典,逐一反驳,最终说服孙权,促成了孙刘联盟,为赤壁之战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草船借箭:
周瑜十分妒忌诸葛亮的才干。一天周瑜在商议军事时提出让诸葛亮赶制10万支箭。诸葛亮答应三天造好,立下了军令状。诸葛亮事后请鲁肃帮他借船、军士和草把子。第三天,诸葛亮请鲁肃一起去取箭。这天,大雾漫天,对面看不清人。天还不亮,诸葛亮下令开船,并让军士擂鼓呐喊。曹操只叫弓弩手朝来船射箭。船两边都插满了箭。诸葛亮下令回师,这时曹操想追也来不及了。10万支箭“借”到了手。周瑜得知借箭的经过后长叹一声:“我真不如他!”。
空城计:
诸葛亮派马谡驻守失败。司马懿率兵乘胜直逼西城,诸葛亮无兵迎敌,但沉着镇定,大开城门,自己在城楼上弹琴唱曲。司马懿怀疑设有埋伏,引兵退去。等得知西城是空城回去再战,赵云赶回解围,最终大胜司马懿。
七擒孟获:
诸葛亮出兵南方,与当地酋长孟获交战七次,七擒七纵。当孟获第七次被擒时,他终于心悦诚服,并说服各部落全部投降。诸葛亮通过这种方式,成功平定了南方,使后方得以稳定。
锦囊妙计:
孙权为了控制挟持刘备,理解了周瑜提出的“美人计”,假意要将自己的妹妹许配给刚刚死了妻子的刘备,骗刘备到南徐招亲,然后打算将他软禁,作为人质,再派人去夺回荆州。刘备接见了孙权的使者,心存疑虑,诸葛亮却叫他放心大胆前往,满有把握地表示会“略用小谋,使周瑜半筹不展;吴侯之妹,又属主公;荆州万无一失。”并叫赵子龙护送刘备。临行,诸葛亮把赵子龙叫到跟前,交给他三个锦囊,跟他耳语道:“你保主公入吴,就应领受这三个锦囊,囊中有三条妙计,你能够依照顺序施行。”赵子龙依计而行,迫使孙权嫁妹弄假成真,之后又护卫刘备和孙夫人安全地离开吴地,逃出虎口。
火烧新野:
火烧博望坡之后,曹操卷土重来,派曹仁和曹洪大军进攻新野。诸葛亮假借刘备剑印,遣兵调将,令关羽、张飞引兵埋伏在博望之左右,调赵云回来担任前部诱敌,刘封、关平带人埋伏负责放火。曹将夏侯悙果然轻敌上当,不听部将劝告,长驱直入,被大火烧得死伤无数,又遭各路伏兵夹击,损兵折将,丢弃博望城,逃回许昌。诸葛亮一战成名,使刘备及手下大为敬服,奠定了自己的威望。
这些故事充分展现了诸葛亮的智慧和才能,至今仍被人们传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