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桥梁网—您身边的句子专家

句子桥梁网—您身边的句子专家

关于乾隆考据学派的描述?

59

乾隆考据学派,即乾嘉学派,是 清朝前期的一个学术流派,以对于中国古代社会历史各个方面的考据而著称。该学派在乾隆、嘉庆两朝达到鼎盛,因此得名。乾嘉学派的主要创始人是明末清初的大儒顾炎武,其后的主要代表人物有阎若璩、钱大昕、段玉裁、王念孙、王引之等。

乾嘉学派的治学方法主要是采用汉代儒生训诂、考订的方法,与着重于理气心性抽象议论的宋明理学有所不同,因此有“汉学”之称。又因为这一学派的文风朴实简洁,重证据罗列而少理论发挥,所以又有“朴学”、“考据学”之称。

乾嘉学者搜集钩沉,辑佚了许多亡佚的文献典籍,例如马国翰的《玉函山房辑佚书》,辑出经部432种,史部8种,子部152种。学派研究的对象上至天文地理,下至各朝规章制度的细节,但总体特点是避免涉及与明清有直接关系的事物。

乾嘉学派一般可以分为以惠栋为首的“吴派”和以戴震为首的“皖派”。吴派的学风即搜集汉儒的经说,加以疏通证明,其特点是“唯汉是信”,即推崇汉代经说,遵循汉代经学研究,重视名物训诂、典章制度的传统。

乾隆皇帝本人对史地考据学也颇具造诣,他在位期间,大力提倡经学的考据,一些达官贵人如阮元、毕沅等,也出而倡导经学。乾隆帝认为经史之学有助于端士风、正民风,良关世道人心,且认为经术事关治术,通经明史可以致用。

总的来说,乾隆考据学派在清朝前期学术领域中占有重要地位,其治学方法和成果对后世的学术研究产生了深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