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员行为规范
持证上岗与责任意识
特种作业人员需持证上岗,连续工作满10年且考核合格可延长复审周期。所有员工需熟记岗位责任,严禁违章操作。
安全意识与行为准则
工作时保持精力集中,禁止打闹、赤脚、穿拖鞋等违规行为。严禁在车间吸烟、动火、酗酒或从事危险游戏。
规范操作与自我保护
严格遵循操作规程,正确使用防护用品(如安全带、防护口罩等)。发现安全隐患需立即报告,避免盲目“赶工期”。
二、设备与环境管理
设备维护与检查
定期对设备进行点检维护,确保安全装置有效。操作前需切断电源并悬挂警示牌,检修时由专人监护。
安全防护与隔离措施
保持作业现场整洁,易燃易爆物品需专柜存放。动火作业需设置隔离板并配备消防器材,氧气瓶与乙炔瓶需分开存放。
环境风险防控
保持车间通风良好,避免可燃气体积聚。电气线路需定期检测,防止漏电引发事故。
三、作业流程与安全规范
规范操作流程
起吊、搬运等作业需统一指挥,超负荷使用设备。设备停机检查时必须切断电源并悬挂警示牌。
危险区域管理
高处作业需佩戴安全带,进入受限空间前需进行气体检测并办理审批手续。
应急准备与响应
配备必要的应急器材(如灭火器、急救箱),制定事故应急预案。发生事故时需立即启动应急程序并报告相关部门。
四、安全制度与文化
安全责任落实
建立完善的安全责任体系,明确各级人员职责。落实“一票否决”制度,确保安全投入到位。
以上注意事项综合了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行业标准及企业实践经验,建议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具体实施细则,并定期开展安全培训和应急演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