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夏盎然”是一个汉语成语,正确写法应为“春意盎然”,形容春天生机勃勃、充满生机的景象。具体解析如下:
一、基本含义
字面解析 - 春意:
指春天的气息或景象,常与“生机”“活力”等词搭配使用。
- 盎然:形容充满、洋溢的状态,如“春意盎然”即指春天生机充溢的景象。
整体意境 该成语通过“春意”与“盎然”的结合,生动描绘了春天万物复苏、自然景观繁茂的意境,如“北国依然春寒料峭,南国却已春意盎然”。
二、使用场景区分
自然景观
用于描写春天自然景色,如“山川草木,春意盎然”。
人文氛围
也可形容人的精神状态,如“她笑得春意盎然,仿佛重获少年活力”。
三、相关成语与出处
相关成语: 如“春意盎然”本身就是一个独立成语,常与其他描写春天的词汇搭配使用。 文学出处
李健吾《雨中登泰山》:“一路行来,有雨趣而无淋漓之苦,自然也就格外感到意兴盎然。”(此处“意兴盎然”与“春意盎然”结构相似)
刘白羽《第二个太阳》:“四月的北方还残冬未尽,四月的南方已春意盎然。”(通过南北对比强化春意盎然的意象)
四、近义词与反义词
近义词:春意正浓、生机勃勃、郁郁葱葱。
反义词:寒风凛冽、枯萎凋零。
综上,“春夏盎然”(应为“春意盎然”)是描绘春天生机与活力的经典表达,既可用于自然景观的描写,也可借喻人的精神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