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关于荔枝的诗作主要有以下两篇经典作品:
一、《清平调》三首(最著名的荔枝诗)
这是李白在长安供奉翰林期间,应玄宗和杨贵妃之命创作的乐章诗,以牡丹为背景,巧妙融入荔枝元素:
《清平调·其一》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以牡丹喻指杨贵妃的容颜,以“荔枝如马圆”形容荔枝圆润如马,展现宫廷生活的奢华。
《清平调·其二》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
继续以牡丹起兴,后两句通过“荔枝”与“巫山云雨”的意象,隐喻杨贵妃的娇艳与哀怨。
《清平调·其三》
“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以梨花喻指杨贵妃的凄美,与《清平调》前两首形成情感对比。
二、《行路难·其二》(含荔枝意象)
虽未直接描写荔枝,但此诗通过“杨柳”意象隐含对长安故居的思念,与《清平调》同为李白为杨贵妃所作: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我早行频独酌,避世疑邻春草青。”
“柳”与“留”谐音,暗含“留恋故居”的情感,与荔枝的“忆旧”主题呼应。
其他相关说明
杜牧的《过华清宫绝句》虽涉及荔枝(“一骑红尘妃子笑”),但作者非李白。
李白另一首含荔枝的诗《赋得古原荔枝》(《将进酒》)则侧重荔枝的产地与运输艰辛,未直接描写果实。
以上诗作通过荔枝意象,展现了李白卓越的浪漫主义风格与宫廷文化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