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眉山月歌》是李白早期山水诗代表作,名句赏析如下:
一、首联“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时空背景 以“峨眉山月”开篇,点明时令为秋季,营造出高远、澄澈的意境。峨眉山作为蜀地标志性景观,与秋月结合更显空灵。
艺术手法
“半轮秋”通过月相变化暗示季节特征,同时与“秋月扬明辉”形成呼应,展现秋夜月色的明亮与清冷。
“影入平羌江水流”采用连动式谓语(“入”与“流”),将静态月影与动态江水结合,形成动态平衡,暗示诗人顺流而下的行旅状态。
二、颔联“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情感表达
前半句“夜发清溪向三峡”点明行程路线,展现急切离乡的动态画面;后半句“思君不见下渝州”直抒思乡之情,以“思君”呼应“峨眉山月”,形成时空交错的悲怆感。
结构作用
通过“夜发”与“思君”的对比,强化离别氛围,末句以“下渝州”收束全诗,既点明目的地,又隐含对远方的无限遐想。
三、整体意境与特色
时空跨度: 诗中巧妙融合时间(秋夜)与空间(峨眉山、平羌江、三峡、渝州),通过地名串联形成千里蜀江行旅图。 语言风格
情感内核:隐含对故乡山水的眷恋与对游子的孤独感,通过自然景物寄托人类普遍情感。
此诗以山水为载体,通过月影、江流等意象,将空间距离与时间流逝具象化,成为李白山水诗中意境营造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