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青的《风陵渡》原文如下:
风吹着黄土层上的黄色的泥沙,
风吹着黄河的污浊的水,
风吹着无数古旧的渡船,
风吹着无数渡船上的古旧的布帆。
黄色的泥沙使我们看不见远方,
黄河的水激起险恶的浪,
古旧的渡船载着我们的命运,
古旧的布帆突破了风,要把我们待到彼岸。
风陵渡是险恶的,
黄河的浪是险恶的,
听呵,那野性的叫喊,
它没有一刻不想扯碎我们的渡船和鲸吞我们的生命。
而那潼关啊,潼关在黄河的彼岸,
它庄严的守卫着祖国的平安。
这首诗以风陵渡为背景,描绘了诗人艾青乘坐渡船渡过黄河到潼关的心境。诗中以四个排比句勾勒出了一幅渡河图,通过“风吹”这一自然现象,将读者带入了一个风沙肆虐、浪涛汹涌的黄河边。诗人通过对风陵渡和黄河的描绘,表达了对民族战争背景下战乱潜质的忧虑,同时也展现了自己在渡船上的惊险感受和对生命命运的无奈。
诗中“古旧的渡船”和“古旧的布帆”象征着历史的沉淀和民族的苦难,而“险恶的浪”和“野性的叫喊”则进一步强调了风陵渡环境的恶劣和对渡船及生命的威胁。然而,尽管面对如此险境,诗人内心深处依然怀揣着对光明和希望的追求,这种追求最终指向了对祖国平安的向往和守卫。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艾青在特定历史背景下的心路历程,以及对光明和希望的不懈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