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孝亲敬长的古诗,综合多个权威来源整理如下:
一、经典名篇
《游子吟》- 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以慈母为喻,表达子女对父母无尽的感激与难以报答的深情。
《劝报亲恩篇》
"莫教爹娘心挂念":劝诫子女要体贴父母,避免让他们担忧。
"首孝弟,次谨信":提出孝顺父母、尊敬兄长的伦理准则。
《劝孝歌》- 刘安
"一尺三寸婴,十又八载功。母称儿干卧,儿屎母湿眠。母苦儿未见,儿劳母不安。"
通过具体事例揭露不孝行为,强调子女应体谅父母辛劳。
二、其他相关作品
《弟子规》
"父孝子慈,兄友弟恭。信使可覆,器欲难从。"
简洁概括传统伦理道德,强调孝悌信忠的重要性。
《孟子》
"父爱如山,母恩似海。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悌道之行,莫先于敬长。"
从哲学高度阐释孝道与伦理的关系。
三、代表性诗句
"父在,不远游,游必有方"(《论语》)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游子吟》)
"母称儿干卧,儿屎母湿眠"(《劝孝歌》)
这些作品通过不同视角展现了孝亲敬长的内涵,既有具象的母爱描绘,也有抽象的伦理倡导,共同构成中国传统文化的道德根基。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