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春节(农历正月初一)
王安石《元日》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二、元宵节(农历正月十五)
欧阳修《生查子·元夕》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辛弃疾《青玉案·元夕》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三、清明节(农历四月初四/五)
杜牧《清明》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韩翃《寒食》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四、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
屈原《离骚》(节选)
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謇朝谇而夕替。 总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文秀《端午》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五、七夕节(农历七月初七)
秦观《鹊桥仙》
迂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摸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杜甫《牵牛织女》
牵牛出河西,织女处其东。 万古永相望,七夕谁见同。 六、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
李白《八月十五夜月二首》
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苏轼《水调歌头·中秋》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七、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需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孟浩然《田家元日》
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 我年已强仕,无禄尚忧农。 其他说明
寒食节(清明前一日):杨万里《寒食》
远山枫外淡,破屋麦边孤。 梨花自寒食,进节只愁余。- 龙抬头(农历二月二):陆游《春社》
桑眼初开麦正青,勃姑声里雨冥冥。 今朝有喜君知否,到处人家醉不醒。(虽未列入七大传统节日,但常与春节合并庆祝)
以上诗词均围绕节日核心意象展开,如春节的团圆与辞旧、中秋的思念与团圆、端午的爱国情怀等,展现了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