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桥梁网—您身边的句子专家

句子桥梁网—您身边的句子专家

水调歌头译文及赏析?

59

《水调歌头》是宋朝文学家苏轼的一首脍炙人口的作品,全文如下: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偏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译文

丙辰年的中秋节,我高兴地喝酒直到第二天早晨,喝到大醉,写了这首词,同时也思念弟弟苏辙。明月从什么时候才开始出现的?我端起酒杯来向青天问候。不知道在天上的宫殿,今天晚上是哪一年。我想要乘御清风回到天上,又恐怕在美玉砌成的楼宇里,受不住高耸九天的寒冷。翩翩起舞玩赏着月下清影,归返月宫怎比得上在人间。月儿转过朱红色的楼阁,低低地挂在雕花的窗户上,照着没有睡意的人(指诗人自己)。明月不该对人们有什么怨恨吧,为什么偏在人们离别时才圆呢?人有悲欢离合的变迁,月有阴晴圆缺的转换,这种事自古来难以周全。但愿世上所有人的亲人能平安健康,虽然相隔千里,也能共享这美好的月光。

赏析

《水调歌头》是苏轼在中秋之夜,饮酒大醉后所作的一首怀人之作。词中通过对明月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胞弟苏辙的无限怀念,同时也流露出对人生无常和宇宙奥秘的感慨。

中秋饮酒:

词以“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开头,描绘了中秋之夜的欢乐氛围和作者的醉态,为全词奠定了情感基调。

问月: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通过向青天发问,表达了作者对宇宙和人生哲理的思考,以及对明月的向往和好奇。

归隐之思: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这里表达了作者想要超脱尘世,归隐天上的愿望,但又担心天上的寒冷和孤独。

人间之乐: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通过舞蹈和月光下的影子,作者感受到人间的欢乐和温暖,认为人间虽然有悲欢离合,但正是这种不完美构成了生活的真实。

月之怨: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月儿转过朱红色的楼阁,低低地挂在雕花的窗户上,照着没有睡意的人。这里通过月的移动,表达了作者对月的怨恨和无奈。

人生无常: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作者认为人生中的悲欢离合就像月亮的阴晴圆缺一样,是自然且无法避免的。

美好祝愿: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最后,作者表达了对亲人朋友的美好祝愿,希望他们能够长久地健康快乐,即使相隔千里,也能共享这美好的月光。

整首词情感真挚,意境深远,语言优美,是苏轼的代表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