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班会目标
知识普及:
明确新型冠状病毒的特征、传播途径及危害。
技能提升:
掌握科学防护方法,包括正确洗手、佩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等。
意识强化:
增强传染病报告意识,形成主动防疫习惯。
二、核心内容
病毒认知 通过图片、视频等直观材料介绍冠状病毒形态、结构及致病原理。
讨论病毒隐匿性传播特点(如飞沫、接触传播)及防控难点。
预防措施
个人卫生: 七步洗手法、使用含酒精免洗液等规范操作。 主动防护
环境管理:定期通风、清洁消毒,减少病毒滞留。
行为规范
课堂纪律:上课铃响后立即就座、发言先举手。
校园活动:户外活动佩戴口罩、遵守秩序。
家庭责任:提醒家人配合防疫措施,共同维护健康环境。
三、活动形式
知识竞赛:
通过抢答形式巩固防护知识。
情景模拟:
角色扮演(如正确洗手步骤、突发情况处理)。
主题讨论:
围绕“疫情中的社会责任”展开交流。
四、延伸活动
美术创作:
以“画一画冠状病毒”为题进行创作,加深认知。
家庭作业:
制定个人防疫计划,家长签字监督。
心理疏导:
关注特殊群体(如隔离学生)情绪,提供心理支持。
五、总结与展望
回顾重点防护知识,强调长期防疫意识。
布置“防疫小卫士”监督岗,鼓励同学互相监督。
定期开展防疫知识复训,形成长效机制。
以上内容可根据实际需求调整,建议配合防疫物资(如洗手液、口罩)发放、健康监测表填写等环节,提升教育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