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桥梁网—您身边的句子专家

句子桥梁网—您身边的句子专家

品德与地位不配的文言文?

59

关于品德与地位不匹配的文言文表达,综合搜索结果分析如下:

一、核心原句出处

《周易·系辞下》

孔子原话为:“德不配位,必有灾殃;德薄而位尊,智小而谋大,力小而任重,鲜不及矣。”

这句话被后世广泛引用,强调品德与地位需匹配,否则可能招致灾祸。

扩展表述

孔子进一步阐释:“德不配位,必有灾殃”包含“德薄而位尊,智小而谋大,力小而任重”三部分,分别指品德不足却居高位、智慧薄弱却谋划大事、能力有限却承担重任的矛盾。

二、类似表达与案例

《菜根谭》

提及“德不配位,必有余殃”,并举例董卓(德薄位尊)、韩信(智小谋大)等历史人物,说明品德与地位不匹配的后果。

《蝜蝂传》柳宗元

通过“今世之嗜取者,德不配位,必有灾殃”批评贪欲无度的现象,强调品德与地位的匹配重要性。

三、相关文言文词汇

“德不配位”:

直接表达核心观点,如《周易》原句和《菜根谭》引用。

“位尊”:指高位或尊贵地位,如“位尊而德薄”。

“智小而谋大”/“力小而任重”:分别形容能力不足却承担重任的矛盾。

四、总结

品德与地位的匹配是传统文化中的重要伦理观,通过《周易》等经典文献的阐述,形成“德配位则安,德不配位则危”的思想体系。历史与现实中的诸多案例,如南唐后主李煜、贪官污吏的结局,均印证了这一观点的合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