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字文》是南朝梁武帝时期编纂的蒙学经典,共250句,每四字一句,内容涵盖天文、自然、修身、伦理等。以下是部分译文及释文:
一、开篇部分
原文: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张。 译文:
天是青黑色,地是黄色,宇宙形成于混沌蒙昧的状态中;
日出日落,月圆月缺,星辰分布在无边的太空中。 释文:
以“玄黄”指代天地初始的混沌状态,体现古代哲学对宇宙生成的认识;
“盈昃”指日月交替现象,展现自然规律的恒常性。
二、自然与天文
原文:寒来暑往,秋收冬藏。闰余成岁,律吕调阳。 译文:
寒暑循环变换,秋天收割庄稼,冬天储藏粮食;
积累数年的闰余并成一个月,用于调节阴阳的六律六吕。 释文:
反复强调自然节律与人类活动的对应关系,如农时与节气;
“闰余成岁”体现古代历法对天文观测的精确性。
三、人文与伦理
原文:云腾致雨,露结为霜。金生丽水,玉出昆冈。 译文:
云气上升遇冷形成降雨,露水凝结成霜;
金矿产于金沙江,玉石出自昆仑山。 释文:
通过自然现象解释物产分布,蕴含“天人合一”思想;
以“丽水”“昆冈”等神话意象强化文化认同。
四、社会治理
原文:剑号巨阙,珠称夜光。果珍李柰,菜重芥姜。 译文:
最名宝剑为“巨阙”,明珠名为“夜光”;
水果珍品是李子和奈,蔬菜重要者为芥菜和生姜。 释文:
以器物命名彰显文化象征,如“巨阙”体现权力威严;
通过日常食材传递民生观,强调与自然和谐共生。
五、哲学与历史
原文:龙师火帝,鸟官人皇。始制文字,乃服衣裳。 译文:
龙师、火帝、鸟官、人皇分别指代上古帝王;
苍颉创制文字,嫘祖发明衣裳。 释文:
通过神话人物展现古代对权力与文明的认知;
强调文明起源的多元性,如文字与衣物的发明。
六、结尾部分
原文:吊民伐罪,周发殷汤。坐朝问道,垂拱平章。 译文:
周武王讨伐暴君,商汤建立商朝;
贤明君主垂衣问政,达成天下太平。 释文:
以历史事件诠释“仁政”理念,如周发、殷汤的功绩;
“垂拱平章”成为后世帝王无为而治的典范。
补充说明
《千字文》采用四字句式,兼具韵律与哲理,被历代作为蒙学教材。其内容编排既包含自然规律的认知,也蕴含伦理道德的教化,体现了“天人合一”的传统文化内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