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桥梁网—您身边的句子专家

句子桥梁网—您身边的句子专家

春生命原文及赏析艾青诗选?

59

艾青的《生命》是1937年4月创作的一首现代诗,通过象征手法表达对生命意义的思考。以下是原文及赏析:

《生命》原文

```

有时 我伸出一只赤裸的臂

平放在壁上

让一片白垩的颜色

衬出那赭黄的健康

青色的河流煽动在土地里

蓝色的静脉煽动在我的臂膀里

五个手指 是五支新鲜的红色

里面旋流着 土地耕植者的血液

我知道 这是生命

让爱情的苦痛与生活的忧郁

让它在辛酷的犁轭下

欢腾、烦恼、笑、哭罢

直到颓然地倒下!

这是应该的

依照我的愿望

在期待着的日子

也将要用自己的灰白

去衬映出 新生的跃动的鲜红

```

赏析

象征手法的运用

赤裸的臂:

象征生命的脆弱与坦率,赤裸突显生命的原始力量。 - 白垩、赭黄、青色、蓝色:通过色彩对比,表现生命与自然的交融,白垩的沉稳与赭黄的活力形成反差。 - 河流与静脉:动态的河流象征生命的奔涌,静脉的隐喻则强调个体与整体的联系。 - 红色血液:具象化生命活力,旋流不息的血液体现生命的循环与抗争。

生命意义的探索

诗中提出“让生命的苦痛与生活的忧郁担载”,强调生命的必然性与抗争精神。 - “用灰白衬映鲜红”的意象,隐喻生命在苦难中孕育新生,呼应《春》中“桃花象征新生”的主题。

情感与哲理的融合

既有对生命短暂与脆弱的悲怆(“颓然地倒下”),也有对生命永恒性的信念(“新生的跃动”)。 - 通过“辛酷的犁轭”等意象,隐喻时代对生命的压迫与抗争,体现艾青“为民族歌唱”的使命感。

与《春》的关联

《生命》与《春》同为艾青1937年4月创作,均以自然意象表达对生命与社会的思考。《春》以桃花象征革命理想,而《生命》则通过手臂、血液等意象,强调个体生命在历史洪流中的意义,两者共同体现了艾青“现实主义与象征主义结合”的创作风格。

总结

《生命》通过具象化的语言与深刻的象征,展现了生命的活力、抗争与永恒性,成为艾青诗歌中极具感染力的代表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