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桥梁网—您身边的句子专家

句子桥梁网—您身边的句子专家

赞颂母爱诗词?

59

关于赞颂母爱的诗词,可综合不同时期经典作品整理如下:

一、孟郊《游子吟》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二、白居易《燕诗示刘叟》

1. "惨惨柴门风雪夜,此时有子不如无。当时父母念,今日尔应知。"

2. "老母与子别,呼天野草间。白马绕旌旗,悲鸣相追攀。"

三、王安石《十五》

"将母邗沟上,留家白邗阴。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

四、陆游《示儿》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五、苏轼《胡完夫母周夫人挽词》

"阿母常仁恻,今何更不慈。堂上拜父母:'女魂有所归!'"

六、王冕《墨萱图》

"灿灿萱草花,罗生北堂下。南风吹其心,摇摇为谁吐?"(以萱草喻母爱)

七、黄景仁《别老母》

"儿身将欲生,母身如在狱。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八、郑光祖《杂剧·醉思乡王粲登楼》

"母子,天性也,母思其子,慈也;子思其母,孝也故母子为三纲之首,慈孝乃百行之原。"

九、曹雪芹《好了歌》

"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儿孙谁见了?"(反衬母爱的伟大)

十、常建《渡辽水》

"来时父母知隔生,重著衣裳如送死。"

这些诗词通过不同视角展现了母爱的伟大:

细腻关怀:

如孟郊《游子吟》以缝衣细节表现母爱;

悲怆感:

白居易《燕诗示刘叟》通过老母送子的悲怆场景抒发;

时空跨度:

王安石《十五》以少年离家与母亲思念的对比体现;

哲理升华:

曹雪芹《好了歌》以反语强调母爱的永恒性。

母爱在古典诗词中常与游子、离别等主题结合,形成独特的情感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