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马斯·爱迪生发明电灯的故事可浓缩为以下要点:
一、早期探索与失败
1. 爱迪生自1879年10月21日起,通过上千次试验寻找理想灯丝材料,先后尝试过碳棒、钌、铬、白金等金属,均因熔点低、寿命短被淘汰。
2. 1879年11月,他采用碳化棉线作为灯丝,真空封装后成功点亮45小时,但灯丝易断裂且成本较高。
二、关键突破与改进
1. 1880年,爱迪生改进抽气技术,将玻璃泡内真空度提升至90%,碳化棉丝寿命延长至1200小时,成为商业化生产的开端。
2. 他继续探索更经济材料,最终选用竹子作为灯丝原料,1890年后日本竹成为主要供应来源。
三、专利与商业成就
1. 爱迪生申请了1000余项专利,但美国专利局曾判定其碳丝灯泡专利无效。
2. 通过法律手段和商业策略,他收购了斯旺等竞争对手的专利,成为全球电灯市场的主导者。
四、哲学与影响
爱迪生坚持“工作是揭示自然奥秘的途径”,其发明不仅改变了人类生活方式,还推动了电力工业和现代城市的发展。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