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十二章中四到六章的内容如下:
一、第四章《雍也》
原文: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译文:孔子说:“贤哉,颜回啊!只有一竹篮饭、一瓢水喝,在简陋的巷子里,别人都忍受不了的忧愁,他却不改变自己的快乐。”
核心思想:强调品德修养高于物质条件,真正的君子安贫乐道。
二、第五章《为政》
子曰: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译文:只学习不思考就会迷惑,只思考不学习就会疑惑。 核心思想:学习需结合思考,二者相辅相成。
子曰: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译文:温习旧知识从而获得新理解,就可以做老师了。 核心思想:强调复习的重要性,通过温故能实现知识的创新与升华。
三、第六章《学而》
子曰: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译文:我十五岁开始立志学习,三十岁能自立,四十岁不再迷惑,五十岁理解天命,六十岁能坦然接受不同意见,七十岁随心所欲却不越界。 核心思想:提出人生不同阶段的修养目标,体现儒家“中庸”思想。
曾子曰: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译文:我每天多次反省:替人办事是否尽心?交友是否诚信?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
核心思想:倡导每日自我反省,强调诚信与实践的重要性。
总结
这一章节通过孔子的言论和曾子的实践,阐述了品德修养、学习方法与人生境界的关系,是《论语》中修身齐家思想的集中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