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阳关和玉门关的古诗,综合多个权威资料整理如下:
一、王之涣《凉州词》
《凉州词二首·其一》
> 黄沙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以雄浑笔触描绘边塞风光,表达戍边战士对故乡的思念。
二、王维《渭城曲》
《渭城曲》
>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被《送元二使安西》改编为歌曲,成为阳关文化符号。
三、王昌龄《从军行》
《从军行七首·其七》
>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以悲壮笔触展现边塞战争,彰显战士的豪迈气概。
四、其他相关作品
李商隐《饮席戏赠同舍》 > 唱尽阳关无限叠,半杯松叶冻颇黎。 > 更无别计相宽慰,故遣阳关劝一杯。 以阳关为喻表达离别之情。
李白《关山月》
>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虽未直接提及阳关或玉门关,但呼应边塞主题。
宋代及后世作品
苏轼《阳关曲》:
> 使君莫忘霅溪女,还作阳关肠断声。 - 王之涣《相和歌辞·陇西行》:
> 雪下阳关路,人稀陇戍头。 - 吴潜《水调歌头》:
> 便作阳关别,烟雨暗孤汀。 - 冯延巳《蝶恋花》:
> 几度凤楼同饮宴,阳关一曲肠千断。 - 王履吉《玉门关》:
> 西界阳关与玉门,于阗古道迹犹存。 - 罗家伦《玉门关故址赋》:
> 一方雄控今何若?几度春风许等论。 - 王子钝(当代):
> 《玉门关》
> 令人向往的神秘之地。
五、补充说明
阳关与玉门关的关系: 两者常并称“阳关三叠”或“玉门关三叠”,是河西走廊的重要关隘,诗中常相互关联。 文化意义
以上诗作从不同角度反映了边塞风光、战士情感与历史沧桑,共同构成中华文化中“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