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牛的成语、俗语和歇后语,综合多个权威来源整理如下:
一、成语(15句)
牛高马大:
形容人高大强壮,也比喻事物体积庞大。
九牛一毛:
比喻极大数量中极微小的部分。
牛刀小试:
比喻有大本领的人,先在小事情上略展才能。
气冲牛斗:
形容气势极盛,常与“气壮如牛”连用。
对牛弹琴:
比喻对不讲道理的人讲道理,徒劳无功。
庖丁解牛:
比喻技艺精湛,达到得心应手的境界。
目无全牛:
形容技艺纯熟,也比喻看问题片面。
初生牛犊不怕虎:
比喻年轻人敢作敢为,无畏艰险。
牛角挂书:
形容勤奋读书,刻苦钻研。
牛鬼蛇神:
比喻虚幻怪诞的事物或人。
吴牛喘月:
因疑心而害怕,现多比喻不必要的忧虑。
风马牛不相及:
比喻事物毫无关联。
牛骥同槽:
比喻贤愚不分,同槽而食。
杀鸡焉用牛刀:
比喻办小事不必用大力气。
牛角书生:
指勤奋读书的青年。
二、俗语(10句)
老黄牛撵兔子,有劲使不上:
比喻能力不足,无法胜任重要任务。
牛不喝水强按头:
比喻强迫做力所不能及的事。
牛栏通风,牛力无穷:
比喻基础扎实,潜力巨大。
牛羊勿践:
保护牛羊,比喻珍惜资源或人。
牛溲马渤:
微贱之物亦有价值,常与“马勃”连用。
牵牛过独木桥——难过:
比喻处境艰难,难以通过。
牛有千斤力,不能一时逼:
强调做事需循序渐进,不可急于求成。
栏内无牛空起早:
比喻没有实际基础却空自忙碌。
牛不喝水强按头:
与成语重复,强调强人所难。
有牛唔知牛辛苦,无牛正知苦了牛:
客家俗语,反映人与劳动工具的关系。
三、歇后语(10句)
老黄牛掉井里,有劲使不上:
比喻能力受限,无法发挥作用。
初生牛犊,不怕虎:
形容年轻人勇敢无畏。
牛吃破草帽,一肚子坏圈圈:
比喻做事方法错误,效率低下。
牛吃稻草鸭吃谷,各有各的福:
比喻各人自扫门前雪,互不相欠。
牛尾巴过河——自找麻烦:
比喻自作自受。
牛角挂书——勤奋好学:
形容刻苦钻研。
牛头马面:
佛教用语,比喻阴曹地府的勾魂使者。
牛刀小试——大材小用:
比喻能力过剩却用于小事。
牛气冲天——气势非凡:
形容人或事物充满活力。
牛郎织女——天作之合:
比喻美好的姻缘。
以上内容综合了成语、俗语和歇后语的典型用法,涵盖劳动、性格、自然现象等多方面内涵,供参考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