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出自《孟子·公孙丑上》,强调团结合作的重要性。天时(自然条件)、地利(地理环境)虽重要,但人心的向背才是根本。此句被广泛应用于团队管理、社会治理等领域,提醒人们集体力量的价值。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孟子·公孙丑上》的核心观点,道义是获得支持的基础。坚守道义者会得到广泛援助,反之则孤立无援。此句对个人品德修养、国家治理具有深远启示。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告子下》的警世名言,强调忧患意识的重要性。在动荡中保持进取心可避免衰败,安逸中易滋生腐败。此句被历代帝王用作治国理念。
"仁者无敌"
《孟子·公孙丑下》的标志性论断,认为仁爱之心具有无畏的力量。仁者因胸怀宽广、包容他人,故能战胜一切挑战。此句成为儒家思想中"仁"的终极价值体现。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孟子·滕文公下》的入世哲学,主张个人在不同境遇中应履行的责任。困境中修身养性,顺境中济世救民,体现"小我"与"大我"的统一。
补充说明
孟子的思想体系以"性善论"为基础,主张通过教化实现"仁政"。其名言多涉及政治伦理、人生智慧,如"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民本思想),以及"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大丈夫气节)。这些思想至今仍对个人品德、社会治理产生积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