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师德师风风险点排查及防控措施,综合权威信息整理如下:
一、风险点排查
情感绑架式违规 以“关心学生”为名索要礼品,或以“加强管理”实施变相体罚,本质是师德认知偏差。
无心之失型失范
无意中通过言论传递错误价值观,如教师节晒学生送花并发表不当评论。
教学态度风险
备课敷衍、作业批改马虎、课堂照本宣科,影响教学效果。
师生关系风险
与学生交往过密或过疏,言语不当伤害自尊,或对后进生歧视。
教育公平风险
偏爱优生、忽视后进生,或因家长资源差异区别对待学生。
自我提升不足
课余时间学习不够,文化素养和科研能力滞后,影响教育质量。
二、防控措施
制度保障
建立党政廉政风险防控制度(采购、选拔、公务接待等)和教学工作制度(政治学习、纪律规范等),规范教师行为。
监督机制
- 日常巡查: 值周教师不定期检查教学、办公情景,使用《效能建设学校自查表》等工具。 - 投诉渠道
- 家长监督:通过问卷调查、家长会设立监督员,收集家长对师德的意见。
教育培训
定期开展师德师风培训,学习《高校教师职业道德行为规范》,强化责任意识。
考核评价
建立师德师风考核体系,包括年度考核、监督分析、奖惩机制,将考核结果与职称晋升挂钩。
自我反思与整改
教师需定期进行师德自查,针对问题制定整改措施,如加强学习、改进教学方法、规范沟通方式等。
通过制度约束、监督机制和教育培训,形成全员参与、齐抓共管的良好氛围,有效防控师德师风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