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心协力”和“众志成城”都是汉语成语,均强调团结一致的力量,但侧重点略有不同:
一、核心含义
同心协力 - 字面:
心(思想、意愿)相同,协(协同、配合)一致,力量汇聚。 - 引申:比喻众人目标一致、行动协同,强调合作的重要性。
众志成城 - 字面:
众(众人)齐心,志(意志、目标)相同,成(形成)坚固的城池。 - 引申:比喻团结一致可形成不可摧毁的力量,常用于形容集体克服巨大困难的能力。
二、侧重点与区别
同心协力更侧重 行动上的协同,如团队合作、分工配合等。
众志成城则更强调 精神上的凝聚,如全民抗灾、民族精神等。
三、使用场景
同心协力:适用于描述团队合作、项目推进等具体场景,如“科研团队需同心协力攻克技术难题”。
众志成城:多用于宏大事件或危机时刻,如“抗震救灾中,全国人民众志成城”。
四、相关近义词与反义词
近义词:万众一心、和衷共济、齐心协力。
反义词:人心涣散、各自为政。
五、出处与演变
两个成语均出自《国语·周语下》:“众心成城,众口铄金。”(原指民众意志坚定可创造奇迹,后多用于形容舆论力量)。随着时代发展,两者均被广泛应用于国家建设、社会动员等领域,成为激励团结奋斗的常用语。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