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桥梁网—您身边的句子专家

句子桥梁网—您身边的句子专家

霍金是怎么写时间简史的?

59

斯蒂芬·霍金撰写《时间简史》的过程充满了挑战,主要依靠以下方式实现:

辅助技术手段

霍金配备了一台带有语音功能的电脑,通过特制轮椅的控制系统操作。他仅能使用唯一可动的手指敲击屏幕输入文字,利用语音合成技术将文字转换为语音输出。最初,他每分钟只能输入一个单词,但技术升级后效率提升至每分钟5-10个单词。

身体机能的突破

霍金在21岁时被诊断出“渐冻症”(也称肌萎缩侧索硬化症),逐渐失去行动和语言能力。然而,他通过自主控制颈部肌肉移动光标,逐字敲击屏幕,展现了惊人的毅力和创造力。

理论基础与创作背景

《时间简史》基于霍金在黑洞理论、大爆炸理论以及相对论基础上的研究,结合宇宙学前沿知识,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公众普及复杂概念。该书自1988年出版后,已翻译成40种语言,销量超1000万册,成为科学普及的经典之作。

长期积累与坚持

霍金自幼对宇宙充满好奇,21岁患病后仍坚持研究,提出“霍金辐射”等重要理论,并通过《时间简史》与全球读者分享科学智慧。

补充说明

《时间简史》内容涵盖宇宙起源、黑洞、时间箭头等核心概念,霍金在书中还探讨了物理学前沿理论,如M理论。其写作过程不仅依赖技术支持,更体现了他对科学本质的执着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