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桥梁网—您身边的句子专家

句子桥梁网—您身边的句子专家

一丝不苟的成语典故50字?

59

关于成语“一丝不苟”的典故,综合权威资料整理如下:

典故来源

该成语出自明朝时期,涉及乡绅张静斋与知县汤奉的故事。当时朝廷禁止宰杀耕牛,而汤奉身为回教徒也受此禁令约束。 事件经过

1. 一信奉回教的老者为开禁送来拼凑的五十斤牛肉贿赂汤奉,汤奉犹豫是否接受。2. 张静斋以“心中应当只有皇上”为由严词拒绝,并建议汤奉“大作文章”,即公开处罚送礼者以儆效尤。3. 汤奉最终采纳张静斋的建议,将牛肉堆于大枷上示众,并贴出告示揭露其违法行径。

核心寓意

张静斋通过此举展现了为官者应具备的“一丝不苟”精神,即对法律和职责的绝对尊重,不因私人情感或利益而妥协。此故事成为后世官员廉政教育的典型范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