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信报漂母 韩信少年时家贫,常以鱼换饭,淮水边漂母连续几十天资助他。韩信封侯后,以千金相赠,始终不忘恩情。
顾荣施炙
西晋顾荣宴请宾客时,将烤肉分给仆人。后战乱中,仆人多次救他于危难,顾荣始终铭记这份知遇之恩。
伯牙子期知音
春秋时期,俞伯牙弹琴,钟子期能听出琴意。伯牙去世后,钟子期悲痛摔琴,以生命诠释知音情谊。
赵盾桑下饿汉
晋国赵盾赠食于饥饿老人,后老人以命报恩,在赵盾被刺时,其武士倒戈相救。
伍子胥退兵报恩
吴国伍子胥被郑国大将军救过,后下令退兵,郑国得以保全。伍子胥封郑人为“打鱼大夫”,以土地相报。
结草衔环
- 结草: 士大夫为父报仇,将野草缠成乱结绊倒仇敌。 - 衔环
豫让刺秦
晋国豫让为智伯报仇,虽遭失败仍坚持刺秦。后赵襄子赏识其忠,允许其自杀,体现忠诚与感恩的冲突。
羊有跪乳之恩
小羊跪乳哺育幼崽,黄雀衔环报恩,均以动物行为比喻人类感恩天性。
滴水之恩
清代朱用纯《增广贤文》记载:“涓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强调微小恩情需厚报。
士为知己者死
晋国豫让为智伯复仇,明知必死仍坚持,体现对知遇之恩的极致忠诚。
这些故事通过具体事例,展现了古代人物在感恩与报德方面的道德追求,可作为教育后人品德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