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濡以沫”是一个汉语成语,原指两条鱼在泉水干涸后,用唾沫相互湿润以求生存的情景,后比喻在困境中相互扶持、共度难关。其核心含义和用法如下:
一、基本含义
字面与引申义 - 字面:
指鱼儿用唾沫湿润对方身体以生存。 - 引申义:比喻在困难处境中,用微薄的力量互相帮助,强调“同舟共济”的精神。
情感色彩 - 多用于形容 夫妻关系
,但也可用于朋友或亲人之间的深厚情谊。
二、与“相爱以始到末”的区别
相濡以沫: 侧重在 困境中的相互扶持
总结:前者强调“患难与共”,后者强调“始终如一”。例如:
相濡以沫:地震后邻居互相帮助重建家园;
相爱以始到末:一对夫妻多年如一日相伴。
三、使用建议
搭配场景:可作谓语、定语或宾语,常与“在困境中”“共度时光”等搭配。- 情感表达:多用于表达对长期相伴者的感激与祝福,如“愿我们的爱情如陈年老酒,越品越香”。
该成语出自《庄子·大宗师》,原文为“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但现代语境中更强调积极面对困境的互助精神,而非原指的“相忘于江湖”的消极避世态度。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