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桥梁网—您身边的句子专家

句子桥梁网—您身边的句子专家

不负青春的名人事例关于国家?

59

钱学森:

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钱学森深为祖国的新生而高兴,尽管当时在美国的中国科学家归国不易,且他的专长直接与国防有关,但他历尽艰辛终于回到祖国怀抱,用自己的专长为新中国服务。

华罗庚:

1946年华罗庚应邀去美国讲学,并被伊利诺大学高薪聘为终身教授。然而,新中国的诞生牵动着他的心,1950年他毅然放弃在美国的优裕生活,回到祖国,并动员留美的中国学生回国参加社会主义建设。

吉鸿昌:

吉鸿昌将军在1931年被蒋介石逼迫下野,到国外“考察实业”。他因不满国家的歧视和侮辱,毅然回国,并积极投身于抗日救亡运动。

王崇伦:

1953年,中国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王崇伦作为一位年轻的高级技工,努力创造和加工了一种独特的工具轮胎“通用工具轮胎”,使效率提高了6到7倍,为国家的工业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莫峰:

200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医学部的莫峰,在非典流行时毅然放弃在深圳工作的机会,成为第一个报名参加共青团中央等组织举办的大学生西部志愿服务计划的志愿者,并在内蒙古巴厘右旗卫生防疫站志愿服务。

谭铁牛:

谭铁牛和妻子都向英国雷丁大学递交了辞呈,卖掉了房子和汽车,于1998年初带着刚满一岁的儿子回国,踏上了报效祖国的不屈不挠的道路。

王进喜:

王进喜被称为“铁人”,他在大庆油田的建设中表现出了强烈的主人翁意识,率领的1205钻井队在1953年到1959年间完成了大量钻井任务,为中国石油工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这些名人的事例展示了他们不负青春、报效国家的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以他们为榜样,为国家的繁荣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