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在汉代有三种版本,分别是 《鲁论语》、 《齐论语》和 《古论语》。
《鲁论语》:
这是由鲁人传授的《论语》,共有二十篇,是现今《论语》篇章的基础。
《齐论语》:
由齐人传授,比《鲁论语》多《问王(玉)》和《知道》两篇,共计二十二篇。
《古论语》:
相传出于孔子故宅的壁中,原本将《尧曰》的“子张问于孔子”以下另分一篇,称为《子张》,与《论语》原《子张》篇同名,因此有《子张》两篇,实际上共有二十一篇。
此外,西汉成帝时期的张禹先学《鲁论》,后学《齐论》,择善而从,形成了统一的版本《张侯论》,这个本子盛行于汉代。东汉著名的学者郑玄也以《张侯论》为底本,参考《齐论语》和《古论语》,为之作注。三国时何晏汇集汉魏各家注解,作《论语集解》,成为现在流传的《论语集解》的底本。
综上所述,汉代《论语》的版本情况较为复杂,但大致可以归纳为《鲁论语》、《齐论语》和《古论语》三种主要版本,并且这些版本在流传过程中相互影响,最终形成了我们今天所熟知的《论语》版本。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