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嗣同的《潼关》是一首充满浪漫主义精神的山水绝句,通过对潼关壮丽景色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对自由、奔放生活的向往和对时代变革的渴望。
首句“终古高云簇此城”,以远景式的遥望,展现了潼关一带苍茫雄浑的气象。高云簇拥着这座雄关,营造出一种庄重、肃穆而又雄伟的氛围,给全诗奠定了高亢激昂的基调。
第二句“秋风吹散马蹄声”,以轻捷、有力的笔调,将“秋风”和“马蹄声”引入诗中,听觉形象补充了视觉形象,进一步渲染出潼关一带独具的氛围,并打破了原先画面的静态,给全诗增添了一种动感。
第三句“河流大野犹嫌束”,从河和山方面来写,奔流的黄河流入辽阔的平原还嫌太束缚,展现了黄河的雄浑气势和对自由的渴望。
第四句“山入潼关不解平”,西去的群山虽然走向与黄河相反,但仿佛也在力戒平坦,一更比一峰高,通过拟人和对比的手法,将潼关写活了,同时也寄托了诗人要求冲破约束的奔放情怀。
整首诗通过描绘潼关的壮丽景色,抒发了诗人对自由、奔放生活的向往,对时代变革的渴望,以及对束缚的反抗和不屈不挠、勇往直前的精神。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