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特色方言,即东北官话,是中国东北地区特有的方言系统,主要在辽宁、吉林和黑龙江三个省份使用。东北官话脱胎于冀鲁官话和胶辽官话,是东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独特的音韵、词汇和语法特点,简洁、生动、形象,富于节奏感,契合了东北人豪放、直率、幽默的社会群体性格。
老么卡哧眼儿:
形容又老又丑的人。
皮儿片儿:
形容乱七八糟。
魂儿画儿:
形容脸上抹得乱七八糟。
破马张飞:
形容人脾气暴躁,行为鲁莽。
舞马张枪:
同上,形容人行为夸张,动作激烈。
毛愣三光:
形容人做事不稳重,经常出错。
七吃咯嚓:
形容做事麻利,干净利落。
得儿喝的:
形容人行为不正经,不严肃。
甩(水)裆尿裤:
形容人行为不雅,不整洁。
披哩扑笼:
形容许多人一起行动,像青蛙一样跳进水中。
递溜蒜卦:
形容东西不整洁,乱七八糟。
暴土杨长:
形容风大,尘土飞扬。
杨了二正:
形容人行为散漫,没有目标。
搂瓦块儿:
形容人长相丑陋。
老天扒地:
形容人处境艰难,心情沮丧。
那旮得儿:
那个地方。
急了拐弯:
形容事情进展不顺利,突然改变方向。
突鲁反仗:
形容人做事鲁莽,不讲究方法。
傻了吧叽:
形容人愚蠢,做事不认真。
嘶嘶哈哈:
形容天气寒冷,冻得发抖。
鼻涕拉瞎:
形容人小时候鼻涕多,形象滑稽。
得得瑟瑟:
形容人行为不稳重,神经质。
埋了咕汰:
形容人长时间不洗澡,身上很脏。
吭哧瘪肚:
形容人说话不流畅,犹豫不决。
急头歪(掰)脸:
形容人说话时表情严肃,态度强硬。
虚头八脑:
形容人做事不实在,心虚。
舞舞喳喳:
形容人炫耀自己,惹人厌烦。
疙不溜求:
形容人做事果断,不拖泥带水。
犄角旮旯:
形容地方偏僻,不易找到。
稀里马哈:
形容人做事马虎,不认真。
31. 吊儿郎当:形容人无所事事,不务正业。
32. 无脊六受:形容人百无聊赖,心情烦躁。
33. 五迷三道:形容人喝醉后头脑不清醒。
34. 费劲扒拉:形容人做事很努力,但结果可能并不理想。
35. 不顶楞:形容事情没有效果,不起作用。
36. 不打锛儿:形容人说话流畅,不犹豫。
37. 不断溜儿:形容连续不断,一个接一个。
38. 不赖:形容人不错,挺好。
39. 别脚:形容地方交通不便。
40. 别介:不要那样,别这样。
41. 憋屈:形容人心烦,心里不痛快。
42. 八杆子拨拉不着:形容事物之间互不相干,毫无联系。
43. 八字没一撇:形容事情还没有眉目,没有头绪。
44. 叭叭的:形容人说话爽快,脆生。
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