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论语》和《鲁论语》的区别主要在于 篇目和流传地区。
篇目差异
《齐论语》分为22篇,比《鲁论语》多出《问王》和《知道》两篇。
《鲁论语》则为20篇,主要在鲁地学者中传习。
流传地区
《齐论语》主要在齐地学者中传习。
《鲁论语》主要在鲁地学者中传习。
历史沿革
《古论语》分为21篇,由西汉前期的鲁恭王刘余在孔子旧宅中发现,其字为蝌蚪文,为战国古文,当时难以传授,仅孔安国为之训解。
西汉灵帝时,安昌侯张禹先学了《鲁论语》,后来又讲习《齐论语》,他把两个本子融合为一,而篇目沿袭《鲁论语》,称《张侯论》。
文献价值
《齐论语》到汉魏的时候就失传了,但在海昏侯墓中发现了《知道篇》,如果真正释读出来,这就是失传一千八百年的齐论语,这可能是一个重大发现。
综上所述,《齐论语》和《鲁论语》的主要区别在于篇目和流传地区,且《齐论语》在历史上曾一度失传,但部分篇章可能通过考古发现得以重现。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