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几度梅花发,人在天涯鬓已斑。出自宋代刘著的《鹧鸪天·雪照山城玉指寒》。
花映柳条,闲向绿萍池上。出自唐代温庭筠的《酒泉子·花映柳条》。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出自宋代王安石的《梅花》。
香闻流水处,影落野人家。出自唐代温庭筠的《早梅》。
野梅烧不尽,时见两三花。出自唐代卢纶的《古戍》。
全欺芳蕙晚,似妒寒梅疾。出自唐代韩偓的《新柳》。
草秀故春色,梅艳昔年妆。出自唐代刘禹锡的《元日》。
应酬都不暇,一岭是梅花。出自宋代刘克庄的《岭梅》。
已见寒梅发,复闻啼鸟声。出自宋代陈与义的《杂咏》。
横笛和愁听,斜枝倚病看。出自宋代陆游的《梅花》。
早梅发高树,回映楚天碧。出自唐代张谓的《早梅》。
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出自宋代陆游的《早梅》。
杨柳如丝风易乱,梅花似雪日难消。出自唐代赵嘏的《汉阴庭树》。
门前杨柳藏鱼市,屋上梅花当地租。出自唐代胡令能的《湖上梅花歌四首》。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出自宋代林逋的《山园小梅·其一》。
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出自唐代张谓的《早梅》。
雪里温顺,水边明秀,不借春工力。出自宋代辛弃疾的《念奴娇·梅》。
杨柳谁人种,行行夹岸高。莫将条系缆,著处有蝉号。出自唐代韩愈的《奉和虢州刘给事使君三堂新题二十一咏·柳溪》。
万条垂下绿丝绦,梅花香自苦寒来。出自唐代戴叔伦的《赋得长亭柳》。
这些诗句通过梅花与柳树的相互映照,描绘了一幅幅美丽的春日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