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在教养子女时应采取以下态度:
一致性和耐心
父母应保持一致的态度,避免前后矛盾,这样孩子才能明确知道大人的原则和态度,不会无所适从。
对谨慎型孩子要有耐心,提供充足的时间让他们思考和活动,接纳他们的严谨作风,并尽可能少批评。
尊重和信任
尊重孩子的人格,承认他们的独立地位,接纳个性特点。
信任孩子,学会放手,让孩子独立处理事务,给予他们足够的尊重和信任。
建立理想的亲子关系
对孩子既不能过分爱护,也不能过于严厉;既不能随心所欲地支配,也不能完全服从,而应走中庸之道,提供必要的环境和适宜的照顾,以促进孩子的自主精神和社会性发展。
民主的教养作风
强化孩子的自尊心,引导孩子积极向上,鼓励自我教育。
多从正面感化孩子,少从反面影响,摆事实讲道理,当双方想法有异时,父母要懂得保留意见,敢于承认自己的过失。
设定规矩和界限
从小教会孩子了解社会规则,明确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潜移默化中让孩子懂得做事的边界。
情感态度与要求控制
父母在情感维度上应积极、肯定、耐心对待儿童,尽可能满足合理要求;在要求与控制维度上,制定较高标准并要求努力达到,同时宽容放任,对儿童缺乏管教。
避免标签和命令
不给孩子贴上负面标签,客观描述事实,告知感受或期望,避免情绪化和针对人的沟通方式。
尊重而非命令,给孩子选择权,最终决定权交给孩子,这样能增强孩子的自主性和自信心。
身教重于言教
父母应以身作则,通过自己的行为示范来教育孩子,而不是空洞地说教。
注重家庭环境
营造温馨的家庭环境,让孩子感受到家的温暖和支持,这对孩子的心理健康和成长至关重要。
积极的沟通方式
鼓励开放、平等的沟通,允许孩子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受,学会用平和的语气交流。
综合以上建议,父母在教养子女时应保持耐心、尊重和信任,建立理想的亲子关系,设定明确的规矩和界限,同时注重自身的行为示范和积极的沟通方式,以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