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尔基的童年故事主要出现在他的自传体小说《童年》中,这部作品以他的亲身经历为基础,生动地描绘了19世纪七八十年代沙俄下层人民的生活状况。以下是一些关于高尔基童年的故事:
寄居外祖父家:
高尔基五岁时,父亲去世,他随母亲寄居在开染坊的外祖父家。外祖父是个残暴的小染坊主,经常毒打外祖母和孩子们,使得高尔基的童年充满了黑暗和痛苦。
外祖母的童话故事:
外祖母是织花边女工,她常常在夜晚给高尔基讲述勇士伊凡和悲哀的强盗母亲等故事,这些故事给了高尔基坚强的力量以应付困苦的生活,并激发了他对善良和理想的向往。
学校的艰苦生活:
高尔基被送回莫斯科与母亲和继父一起生活,由于家境贫寒,他只上了两年学。在学校里,他忍受着同学的嘲笑、侮辱以及个别老师的斥责和讥讽,内心深处的厌恶使他无法忍受这个“猪的学校”。
自学成才:
尽管生活艰难,高尔基始终没忘记读书。他常常冒着危险找书看,利用深夜看书,甚至用罐头做了个油灯来照明。在极端艰难困苦的环境里,他发奋苦读,具备了很高的文化水平和渊博的学识,为他的文学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与胖厨师的友谊:
在伏尔加河边,高尔基遇到了一位和气可亲的胖厨师,并做起了他的洗碗小伴计。胖厨师也是个书迷,他有满满一箱的书,并愿意让小高尔基任凭读。这段经历不仅让高尔基读到了更多的书,还让他与胖厨师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家庭的残暴与温暖:
高尔基的家庭充满了残暴和仇恨,但外祖母和那些善良的人保护和支持了他。高尔基从这些经历中学会了正直、勤劳、无私和勇敢,逐步形成了他坚强的反抗旧世界的优秀品质。
这些故事展示了高尔基在极端贫困和痛苦的环境中,如何通过自学和坚韧不拔的精神,最终成为一位伟大的文学家。他的童年经历不仅对他个人的成长有着深远的影响,也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人生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