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子罕》中关于“为政”的内容,主要体现了孔子 以德治国的思想。以下是相关原文及注释:
原文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注释
(1) 为政以德:以,用的意思。此句是说统治者应以道德进行统治,即“德治”。
(2) 北辰:北极星。
(3) 所:处所,位置。
(4) 共:同拱,环绕的意思。
这段话的意思是,孔子说:“用道德来治理国家,就像北极星一般,它居于自己的位置,而众星共同环绕着它。”这里,孔子强调了德治的重要性,认为统治者应该以身作则,通过自身的道德榜样来引导和教育人民,从而达到治理好国家的目的。
原文:子罕言利与命与仁。
注释 (2) 子罕:即孔子,孔子字仲尼,子罕是其字。 这段话表明,孔子很少谈论利益、命运和仁爱,这与他的主要思想——德治——是一致的。他更关注于通过道德教化来治理国家,而不是单纯追求物质利益或命运注定。原文
:达巷党人曰:“大哉孔子!博学而无所成名。”子闻之,谓门弟子曰:“吾何执?执御乎,执射乎?吾执御矣。” 子曰:“麻冕,礼也;今也纯,俭,吾从众。拜下,礼也;今拜乎上,泰也;虽违众,吾从下。” 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注释
(2) 达巷党人:指乡里人。
(2) 子闻之:孔子听到这话。
(2) 执御:驾驭车马。
(2) 麻冕:用麻布制成的帽子,古代礼制中的一种。
(2) 纯:指黑色,这里指黑色的丝织品。
(2) 俭:节俭。
(2) 拜下:指臣子朝见君主时,在堂下叩头。
(2) 拜乎上:指臣子朝见君主时,在堂上叩头。
(2) 毋意:不主观臆断。
(2) 毋必:不绝对肯定。
(2) 毋固:不固执己见。
(2) 毋我:不自我中心。
这段话中,孔子在回答乡里人对他的评价时,表达了自己对礼制的理解和对道德修养的追求。他提到自己不执着于某一方面的技能或知识,而是注重全面的道德修养。这也反映了孔子以德治国的思想,即通过自身的道德榜样来影响和治理国家。
综上所述,《论语·子罕》中关于“为政”的内容,主要体现了孔子以德治国的思想,强调统治者应该以身作则,通过自身的道德榜样来引导和教育人民,从而达到治理好国家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