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是巴金的一部中篇小说,首次出版于1933年,通过主人公李冷的生活经历和心路历程,展现了五四运动后青年的苦闷彷徨和对革命的渴望与追求。以下是一段摘抄及赏析:
摘抄:
我看见那废墟,我就想起过去的生活,我去拾些瓦片来纪念它。在瓦堆里我发现了好些白骨,我才知道我已经死过一次了。
我离开了悬崖。那已经不是悬崖了,不知在什么时候人填平了深渊。我辞别了山,渡过了江,划起一支独木小舟,向着人间的海驶去。暴风打击着我的脸,巨浪颠簸着我的船。但是它们并不会淹没了我。
于是一个寒冷的冬夜来了,我的疲倦的身子,我的痛疼的手实在不能够支持下去。在一个大岩石的脚下我的船给击破了。
远远地在山那边现着强烈的光芒,光芒里闪烁着无数眼睛。我知道那是什么地方。
赏析:
这段摘抄通过主人公李冷的视角,展现了他对过去生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感。废墟象征着过去的辉煌和现在的破败,白骨则暗示了生命的脆弱和牺牲。李冷离开悬崖,象征着他告别过去,开始新的旅程。尽管途中遭遇困难和挑战,但他并没有放弃,而是继续前行,寻找新的希望和目标。
摘抄中的“我看见那废墟,我就想起过去的生活”表达了李冷对过去的反思和对现实的无奈。废墟中的白骨则象征着他内心的恐惧和不安,暗示着他已经经历过生死的考验。而“我离开了悬崖。那已经不是悬崖了,不知在什么时候人填平了深渊”则表现了他对未来的不确定和对命运的抗争。
接下来的“我辞别了山,渡过了江,划起一支独木小舟,向着人间的海驶去”描绘了李冷在逆境中依然坚持前行的决心。尽管暴风和巨浪不断打击着他,但他依然保持着坚定的信念,继续向着目标前进。
最后,“于是一个寒冷的冬夜来了,我的疲倦的身子,我的痛疼的手实在不能够支持下去。在一个大岩石的脚下我的船给击破了”表现了李冷在艰难困苦中的坚持和毅力。尽管身体已经疲惫不堪,但他依然没有放弃,继续寻找新的希望和出路。
整体来看,这段摘抄通过生动的场景描写和内心独白,展现了李冷在革命前后的矛盾心态和艰难历程,体现了他对生活的深刻感悟和对未来的坚定信念。